斯凡卡帕泰酒莊 Domaine Sylvain Pataille
Marsannay代表人物
或許,只有像希爾凡.帕泰(Sylvain Pataille)這樣在馬沙內(Marsannay)一手打拼的人,才真正理解布根地(Burgundy / Bourgogne)未來該如何演進。即便只在馬沙內釀酒,對希爾凡也是項挑戰。雖是土生土長的布根地人、曾在伯恩(Beaune)和波爾多(Bordeaux)學習釀酒,起初希爾凡回鄉後並非擔任酒農(vigneron)的角色,而是在伯恩一間實驗室擔任釀造職;直至今日,種植釀酒顧問仍是他其中一個身份。
懷著擁有自己酒莊的希望,1999年希爾凡由一公頃的葡萄園起步,在當時是夜丘(Côte de Nuits)被遺忘角落的馬沙內,今日已成長至15公頃。靠著尋找如阿里哥蝶(Aligoté)老藤、低產量黑皮諾(Pinot Noir)等被忽視的「孤兒地塊」,他漸朝心中的理想藍圖前進。在這過程中,阿里哥蝶的潛力與歷史意義逐漸浮現,這也是為何酒莊推出該品種四款單一園白酒;就布根地脈絡來說,這舉動著實瘋狂。希爾凡因而成了探險家,尋找被低估的葡萄品種,以及被遺忘的風土(terroir)。
讓風土說話的釀造工藝
希爾凡採有機耕作,並融合部份生物動力 / 自然動力農法(agriculture biodynamique)理念。釀造方面,以原生酵母緩慢酒精發酵,最長可達六個月;於舊橡木桶長時間培養,白酒最久可達24個月,全程不攪桶(bâtonnage)。特別的是,阿里哥蝶的培養時間甚至長於夏多內(Chardonnay)。紅酒方面採部份成串發酵,幾乎不於新橡木桶培養;粉紅酒浸皮時間約一天,於木桶熟成至多20個月。整體來說,硫化物幾乎不添加,並偏好較長的培養時間。
布根地Aligoté大師
混釀自「弗雷之野」(Champ Forey)與「奧翁」(Auvonnes)老藤的布根地阿里哥蝶(Bourgogne Aligoté),便是希爾凡理念最直接的體現;該酒款既飽滿又銳利。「弗雷之野」單一地塊的阿里哥蝶,葡萄藤最早遠溯至1932年;這礫岩為主的風土,具有鮮明的風味輪廓。「奧翁」(Les Auvonnes au Pépé)則來自他祖父於1930年代栽植的阿里哥蝶,石灰岩混泥灰岩的土壤組成,帶有明顯礦物感,結尾另有些許碘韻。
「夏姆教士」(La Charme Aux Prêtres)地塊海拔較高,石灰岩土壤含海百合化石,阿里哥蝶種植於1949年;風格細膩具骨感、花香飄逸,帶有些許如白梢楠(Chenin Blanc)的松香風韻。最後一款單一園阿里哥蝶來自馬沙內北的「樺之園」(Clos du Roy),富含鐵質的石灰岩上,阿里哥蝶於1931年栽植,並採杯型(gobelet)整枝;該酒款展現阿里哥蝶最細膩婀娜的體態。